2014年1月11日 星期六

蓮峰廟

蓮峰廟位於罅些喇提督大馬路與黑沙灣馬路交界,為澳門三大古剎之一,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蓮峰廟初名天妃廟。根據歷史記載,天妃廟建於明萬曆廿年(1592年),相傳是順德縣龍涌杜氏鄉人遊歷澳門時所建,那時,居住於蓮峰山附近的居民,多為水上人家,而且廟前曾有一小渡頭,因此居民將小廟恭奉天后娘娘,祈求風調雨順,航海順利。到了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有一位僧人在天妃廟寄宿其間,每天都為村民治病,由於僧人的醫術高明,妙手回春,於是籌得了不少善款,將已殘舊不堪的天妃廟進行修輯。天妃廟擴建後,改名為慈護宮,除了繼續供奉天后娘娘外,還增設了觀音殿,供奉觀音大士。“慈”指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護”指護國護民天后娘娘。那時,慈護宮香火鼎盛。慈護宮經過了三十多年的日曬雨淋,已經變得殘破不堪。於是到了乾隆十七年(1752年),由羅三錫等人發起集資重修舊廟,令廟的外貌煥然一新,時人稱之為新廟。我們今天所說的蓮峰廟,是由清朝嘉慶年間香山縣知縣許乃來澳時到廟額前提名的,直到光緒二年(1875年)的第三次廟宇重修,才將該字刻成匾額,並縣掛於門首,此乃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蓮峰廟經過三次的大型修輯擴建後,成了澳門的大型廟宇之一。現時整座廟宇橫連三間,前後兩進。首進的中殿供奉天后娘娘,殿前有方亭一座,曾為官吏辦案的駐節處之用,屋簷後懸有一「心」字匾額,寓公正判案之意。;二進的中殿供奉觀音。首二進之側殿分別供奉關帝、醫靈大帝、神農及金花娘娘等神祇。蓮峰廟旁,保存了1848年葡萄牙人進佔關閘開闢馬路時所置的石塊,其上刻有葡萄牙盾徽。蓮峰廟內藏有雲水僧-釋童真大師的二字掛匾妙觀和一幅砌有神龍、巨鯉的壁畫等,都增添了蓮峰廟在歷史藝術上的價值。廟內有一石荷池,每當夏日荷開,蓮葉滿塘,香遠益清。
在民國九年庚申(1920年)時,由梁彥明創辦「蓮峰義學」,專門免費招收苦失學的學生,起初學校的經費由蓮峰廟值理會負責,後來由於財政問題,幸得普濟禪院值理會幫助,學校才可繼續運作,故此,蓮峰義學改名為「蓮峰普濟小學」,校址為蓮峰廟內的仁壽殿右側。而此小學至今已是第五十七屆畢業了。蓮峰廟值理會亦於廟內設立了蓮峰慈善綜合醫療中心,以服務北區的區民。最近幾年於春節前,還舉辦慈善派米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