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0日 星期四

氹仔-北帝古廟

位於氹仔市區中心地堡街,是氹仔最古老的廟宇,供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據聞建廟至今已數百年,但真正的年份已無從稽考。據該廟內歷史碑記,則至少已超過一百五十多年。

該座北帝古廟外形莊嚴肅穆,建築古色古香,內裡的神像,金木浮雕、碑匾,以及其他物品,大都是存世不多的百年前雕刻工藝品。而從門外的石雕及內裡的石刻碑文,可略知百多年前氹仔的歷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

大三巴哪吒廟

大三巴哪吒廟葡萄牙文Templo de Na Tcha, junto às Ruínas de S. Paulo)住於澳門大三巴牌坊右側,聖方濟各斜巷茨林圍交界,為澳門現存兩座哪吒廟之一。大三巴哪吒廟常被視為澳門中西文化和恰相處之象徵,2005年成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其門前是另一文物舊城牆遺址
創建於1888年,改建於光緒廿七年(1901年),政府也於1995年2000年曾經維修此廟,即是清洗及修補廟頂、粉飾牆壁及裝飾物,更換部分朽壞木構件。建廟前,澳門瘟疫流行,死人無數,該區坊眾以本區並無神廟壓邪,乃與柿山坊眾商議,擬請柿山之哪吒神來大三巴,建廟奉祀,但遭反對,屢洽不果,於是自行建廟。
大三巴哪吒廟建築,長8.4米,寬4.51米,兩進式建築,中間無天井,罕見於傳統中式廟宇。
舊城牆遺址(Troço das Antigas Muralhas de Defesa)(簡稱舊城牆),是指大三巴哪吒廟後的一道黃土牆,是澳門舊城城牆倖存的一部份。昔日舊城牆,為澳門軍事防衛的重要部分。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竹林寺

竹林寺位於車水馬龍的新橋鬧市,該寺在澳門眾多廟宇中,並不特別有名,但這座悠然綠意的古寺卻有一個小故事,發人深省。該寺原非佛教的廟宇而是道教的祥雲仙院,清末宣統辛亥三年(一九一一)前後,該院主持蔡紫薇得知內地華林寺堅性和尚來澳門覓地建寺,便將這道觀相讓,而他自己無意潛修,隨即離去。

紫薇道人讓觀
 人們就質疑,這樣的一道一佛萍水相逢,紫薇道人竟將道觀拱手相讓,而堅性和尚也欣然接受,將其改為寺院。九十多年前,澳門已開埠三百多年,連勝馬路一帶也已是商民開始聚居的地方,如果蔡紫薇還俗,大可將其出售,為何無條件讓給堅性和尚?
 顧名思義,竹林寺位於竹林之內,走在繁忙的連勝馬路上,忽見竹林,常令人眼前一亮。漫步竹林寺,院內清靜幽雅,迴廊相接,竹木盆景相伴,更有幾棵濃蔭大樹,清風送爽,讓經常走在鬧市的人們,擺脫了浮躁和不安,心境頓覺謐靜安寧。
佛道共居受拜
 竹林寺不僅外牆留有濃厚道教色彩的壁畫,而且廟內大殿不像其他廟宇供奉如來佛、觀音菩薩,而是藥王菩薩。特別與眾不同的是大殿的冠名:「紫竹林」三字。大殿的楹聯則是「金天皆化日;玉洞靄長春」,完全是道教的文采。走進偏殿供奉的卻是地道的佛教尊崇的準提佛。佛道共居受拜,實屬罕見。
 
地址:澳門新橋區連勝馬路 (轉載自文匯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