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澳門 文化會館

澳門 文化會館
文化會館位於昔日繁榮的主要商業區新馬路中段的大型老當舖德成按,2002年獲文化局斥資逾百萬元,把部分面積改建及整固修復成文化會館,旨在保存及推廣澳門的獨特文化遺產。
文化會館原為澳門名人高可寧紳士物業,整座建築物除了高聳的塔樓(炮台)外,共分為3層,地下及塔樓屬典當業展示館。毗鄰之地鋪及一樓前室設為精點廊及藝品廣場,用作售賣特色手信食品及藝術精品、創意工藝,如裝飾物、紀念品、明信片、書籤、衣飾及其他澳門原創產品,拓闊藝術創作者的思維空間。
一樓後室設為金庸圖書館,由查良鏞博士(金庸)擔任圖書館榮譽顧問,該館專門展示金庸名著,備有中外文版本供免費閱覽,將是 "金迷" 研習文藝與武藝的必選之地。查博士更慷慨借出金庸小說東南亞版及新編碧血劍手稿於圖書館展出。
二樓前室設為水茶軒,供應各式上佳茶品。二樓後室為文化展覽館,將不定期舉辦與文化藝術相關的展覽。除了展覽外,現場也設有示範表演及教學時段,使參觀者有更多參與及交流的機會,讓民間傳統文化藝術得以保存及延續。
開放時間:每日上午10時30分至晚上8時

由於業主收回單位,所以即將結業了

文化會館網頁
資料來源:文化局
1.



2.


3.


4.


5.


6.


7.


8.


9.


10.如果有人在內表演古箏就very good 喇!


11.


12.


13.


14.


15.


16.


17.屠龍寶刀


18.


19.


20.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澳門海事博物館(Museu Marítimo de Macau)

澳門海事博物館(Museu Marítimo de Macau
澳門歷史最悠久的一間博物館,對面是媽閣廟
當年是因為葡萄牙人第一次登陸的地方,因為他們不清楚這地方叫什麼名字,問當地居民的名稱,居民回答道:「媽閣!」從此成了澳門(葡文Macau,英文Macao)名稱的由來,為了紀念此事,與表示其龐大的海事設備,便在媽閣廟的對面設立這所海事博物館。
博物館像一艘白帆的三桅船,館內的設計是以中國、葡萄牙及澳門的航海事業為主來劃分為專題展區,把早期中國與葡萄牙之間海上往來貿易的繁榮景象及航海探險家的驚險旅程展示出來。內裏有海上航行的一些神話,而展品主要分為四個主題,包括捕魚活動、航海與發現、海洋生物學和海事活動與天文地理學。

博物館介紹了中國南部漁民群體的情況及澳門漁民的傳統。館內亦陣列了十二艘葡國傳統船隻的模型。在各模型之上有一小螢幕 ,透過畫面可知悉各船的來源地及其用途。館內還把當年航海大發現的旅程重新展現眼前 ,訴說著東西方的航海歷史。
博物館的所在地相信是當年首批葡萄牙人登岸的地方。在這裡,人們可靜靜地觀賞河流及紫煙裊繞的媽閣廟,廟內供奉的娘媽女神是漁民信奉的保護神,而阿媽閣 (A MA KAO) 後來成了澳門葡文名字的起源。
地址:澳門媽閣廟前地一號
電話:(853)2859 5481, 2859 5483
開放時間:每日10:00am-5:30pm
逢星期二休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

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
 
 
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毗鄰澳門文化中心,其所在地原為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中葡政府進行澳門政權交接儀式的場館,該場館拆卸後,成為澳門文化中心廣場的一部分。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於二零零四年十二月,正值澳門回歸五周年之際正式開幕,藉以紀念澳門回歸祖國此一世紀盛事,意義重大。
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樓高三層,零層為陳列館入口大堂和行政部,一樓分別為回歸賀禮展覽廳和專題展覽廳,二樓則為演講廳。
回歸賀禮展覽廳,主要展示由中國國務院、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贈送澳門的回歸賀禮。專題展覽廳則用以舉辦各類型展覽,主題圍繞澳門歷史和本土文化生活史等。
開放時間:上午十時至晚上七時 (六時三十分後停止入場 / 逢星期一休館)
地  點:冼星海大馬路
免費入場
查詢電話:(853) 8791 9875
主  辦:民政總署
網 頁:http://handovermuseum.iacm.gov.m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